直击浦发银行业绩会:预计未来一两年银行业净息差可能会逐步触底反弹

结构优化领先于规模增长,拨备覆盖创十年新高

8月28日下午,已发布2025年半年报的浦发银行,召开了业绩说明会。

出席这次业绩说明会的浦发银行高层有行长谢伟,副行长、总法律顾问崔炳文,副行长康杰,副行长兼董事会秘书张健等高级管理人员及独立董事代表。

会上,浦发银行的高层详细解读了上半年的各项业务的具体情况,对于市场关注的业绩增长持续性,以及息差走向等话题,行长谢伟也做了直接的回应。

引人关注的是,谢伟在会上表示,预计未来一两年银行业的净息差可能会逐步达到触底反弹的过程,降幅会进一步的收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间,浦发银行要做的一定要跑赢大势,跑赢趋势。

在大环境下看浦发

谢伟在介绍浦发银行经营情况的时候,提及观察、研究浦发银行要放在整个国内银行业大环境下来看。

从国内银行业的情况看,近年资产规模增长,营收以及效益的实现,不良率的控制等相对于以往年份挑战越来越大。在此过程中间,浦发银行还是保持了很好的发展。他归纳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规模增长速度相对适度,但是结构显著优化。

浦发银行的总资产今年上半年增长速度是1.94%,并不算很快,但是能够带来较好的资产收益水平的贷款增速达到4.5%,支撑净息差较好表现的低成本的存款增长达到8.7%,这两个存贷规模新增量在股份银行保持领先水平。上述举措优化了浦发银行的资产收益水平,使净息差达到了1.41%,较年初仅下降1个bp,显著跑赢了大部分同业。

二是在重点赛道、重点区域、重点产品、重点客群这些领域,浦发银行新增业务的占比向好。

这提升了市场竞争优势,也巩固了业务良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比如重点的5大赛道业务在新增贷款的占比中达到了7成;重点区域长三角区域的新增存贷款在全行占比近50%;较高收益的并购贷款,线上供应链融资,银团,绿色信贷,这些增速以及余额都保持在股份银行相对领先水平。

三是不良压降和化解,取得较好效果。

浦发银行的不良率1.31%,不良额也在持续下降,拨备覆盖率达到了193.97%,这些都是近10年来的最好的水平。尤其是经营成本的控制,也支撑着效益的增长,成本收入比有同比下降1.5%。

四是营收与利润实现了双增。

营业收入增长2.62%,税后利润增加10.19%,这些基本面的持续改善,也充分验证了坚持的战略路径和发展模式的正确性以及可持续性。从数智化战略的实施,包括内部的精细化管理,体机制的改革调优等等一系列,是带较好成果的主要原因。

对持续增长有信心

谢伟总结,上半年的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数智化战略的实施,恰恰也是因为数智化战略和对全行经营能力的提升,才使浦发银行的转型发展以及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增长显现出来。他自己的感受归纳成一句话就是——忙而不累。

他分析说,上半年整个贷款增长是2400亿,已经超过去年的全年的65%,而去年全年实际的增长速度也比较快,(较快的贷款增速)对浦发银行在股份银行中保持领先水平很有利。

在保持合意的资产增长情况下,浦发银行有序压降了近2000亿的低收益资产,同时也释放了风险成本的占用,为未来的资产的结构优化、价格的挖掘和收入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是通过数智化战略的实施,提升了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这是众多专业投资者特别关注的:

浦发银行现在增长不错,未来怎么样?

希望大家放心。

浦发银行加强数字技术与金融业的深度融合,来推动推进体系化的运营。在高效促客、拓客、活客和粘客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浦惠来了平台,短短半年时间新增的注册用户超过百万户,其中平台新增的对公客户占全行新增对公客户的达到65%,线上供应链的业务量也占比由2024年末基本上翻番。

第三,通过数智化战略的实施,提升了高质量发展的安全性。浦发银行利用数字化技术来着力提升风险监测、计量评估等领域的能力,实现了风险信号的早发现、早预警,风险的监测全覆盖来助力不良资产的稳步下降。所以上半年不良贷款额、不良贷款率,包括风险拨备都实现了向好的调整,尤其是拨备覆盖率,较一季度末提升了近7个百分点,以高质量的安全来保证了高质量发展,良性循环。

后续浦发银行还继续坚持和深化数智化战略,围绕着五大赛道业务拓展,重新聚焦要打造三超,努力实现浦发银行的各项业务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预计经营业绩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浦发银行还会坚持数智化战略,深化战略落实,来推动经营逻辑和组织体系的全面焕新,提升全行的战斗力。

二是锚定高质量的发展,强化优势,补齐短板。对公业务要保持长板与优势,五大赛道里面4个都聚焦浦发银行的传统优势,继续做好全行经营的压舱石。零售业务要持续优化客户的经营服务体系。这并不是说是弱化零售希望对公给零售带来更多的客户,相对有优势的金融市场给零售提供更丰富更有竞争力的产品,也进而形成一种协同来提升零售。

金融市场业务从强配置传转向强交易,来充分挖掘我们收益增厚的机会。

对息差稳定有信心

第三个方面是深化资产负债的主动管理,推动息差向均值靠近。大家关注银行当前竞争下最核心的就是息差水平以及趋势。这一点他也希望大家放心。

目前浦发银行的息差是1.41%,已经接近了银行业的平均水平1.42%。去年、前年,浦发银行的压力还是非常大,差距非常大,但是通过加大对资产和客户结构的优化力度,提升资产的经营效率,坚持敏捷、稳健的负债提升策略实现规模和成本的有效控制,付息水平的绝对值在1.67%。对比其他银行,这个绝对数,很能说明问题。以此来夯实存款基础,实现息差边际表现更优。

第四个方面是坚持降本增效,开源节流,筑牢经营根基,继续做好成本管理,提高效率。

浦发银行以往成本收入比率控制在市场最好,全球银行业最好水平,目前仍然保持领先。

谢伟通过房屋成本控制举例。浦发银行通过审核把关房产的续租来压降年化租金9400多万。同时盘活自有的闲置房产,通过出租来盘活年租金收入近500万,处置转让来盘活获得收入是4300多万。仅仅这一块,房屋租金的消化压降上半年是已经超过1.4亿元,这就是成本压控的具体体现。

同时也强化风险管理,夯实质量基础,努力来节约成本耗用。

预计净息差未来一两年触底反弹

行长谢伟表示,净息差是大家所关注的焦点,也是在当前低息差时代,体现一家银行的经营管理竞争力的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尤其是对国内银行业当前经营的绩效影响极大。

浦发银行现在总资产规模9.6万亿,生息资产8万亿多一点,如果在息差上面能够优化1个bp,就可以给营收多带来8亿元,非常重要。所以浦发银行非常重视净息差的稳控以及优化工作,今年上半年还是取得比较好的成效。

上半年浦发银行的净息差是1.41%,比2024年末只是收窄了1个bp,国内整个银行业上半年收窄10个bp,股份制银行收窄6个bp,所以边际的净息差表现还是跑赢了大势。

从去年四季度,今年一季度,今年的二季度单季的变化,已经可以看到企稳向优的发展态势。

改善净息差是系统工程

净息差是一个单一的指标,但是改善净息差却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浦发银行也非常重视强调资产负债管理的主动性,通过主动前瞻科学地进行顶层设计,明确短中长期的资产负债的管理目标,来综合运用预算、考核、定价、财务、资本、组织等机制形成合力,一体化来推动净息差的改善。

在资产端,主要是围绕着五大赛道业务,强化客户的分层分类,坚持压低保高,动态调优的策略,加快信贷投放的节奏,持续优化生息资产的结构,抓住市场有利的窗口机会,高效筹措资源,包括压降低票息的资产,加大高票息的资产的配置。在报告期内,整个母公司本外币一般贷款在生息资产中间的日均占比较2024年提升了2个百分点。

在负债端,主动提升负债的规模与结构的精细化的管理和平衡,坚持存款立行,严控成本的控制策略,既保持负债的规模增长,同时要显著的控制成本,年内推动存款业务有效增长,存贷配比动态的改善,并努力做大结算性存款的规模。

报告期内,整个母公司本外币的存款在计息负债的日均占比较2024年的是优化提升了3个百分点,负债的稳定性和质量进一步的增强。

同时,也前瞻预判市场利率,敏捷应对政策变化,通过适时发行债券的方式,丰富负债品种,降低整个付息水平。浦发银行发债价格在股份制银行里处于一个非常低的水平。包括还提高同业负债,近2万亿的同业负债,提高管理质效,推动整体付息率的下降。

关于未来的走势,当前国内整个银行业还处于一个降息周期,贷款利率仍将会持续的下滑,但是各方面的决策也会非常重视。银行息差的影响,包括人民银行,包括监管总局都在关注,预计未来一两年银行业的净息差可能会逐步达到触底反弹的过程,降幅会进一步的收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间,浦发银行要做的一定要跑赢大势,跑赢趋势。

下一步,浦发银行将会继续多措并举,通过强化主动的资产负债管理,为务发展赋能,夯实整个经营基础。

一方面,积极推动五大赛道的纵深的经营,促进了各项业务协调的均衡发展,延缓生息资产的下降速度。二是持续优化资金的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资金类资产的配置效率。三是进一步夯实负债质量,提升活期存款以及长尾客户的占比,同时加强同业负债的管理,引导整体付息率的下降。四是继续加强轻资本的转型,多渠道的拓展中间业务,并通过交易生态和特色产品来强化客户的引入和粘性,提高非息收入的贡献。

不良率何以能六年持续下降

副行长、总法律顾问崔炳文介绍,浦发银行上半年不良率继续保持了双降的态势,这也是连续6年来连续保持下降的态势。

这个成绩的背后原因,他从三个方面来做解释。

第一,存量不良的化解方面,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政府债务。近几年来,浦发银行紧紧围绕着中央化债的政策和地方政府密切配合,坚持收本金,力争更多收取利息这个原则,指导各个分行开展工作。到今年上半年,浦发银行的政府债务的存量已经低于1800亿,已经是最高峰的20%,而且资产质量非常好。

二是房地产贷款。近几年来也是紧紧围绕着保交房的政策与总分行联动,主动作为,共同化解这些不良。

三是零贷领域,信用卡、个人按揭。信用卡业务曾经快速发展,但是也暴露出来了很多不良的高发。今年上半年信用卡的不良额、不良率都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信用卡出现了一个很可喜的拐点,向好的态势。

从去年以来,个人按揭业务出现了不良快速上升的趋势,这也是一个行业性的问题。主要还是由于前期重要卫生事件带来的一些影响,经济下行、居民收入下降,导致有一部分客户暂时失能,但是还款意愿很强烈,也是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调解和诉讼相结合,以调为主基调,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第二,管控增量不良的方面,力推了以下几个机制。

一是白名单机制,如何让对公客户继续保持向好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要防未病。从今年年初就确定了白名单+黑名单两项客户准入的管控机制。

所谓的白名单机制,把未来的新兴产业和当下的重点客户对接筛选。这两类客户给与分行充分的授权,让他们加大营销力度,加大合作的层级,加深合作深度。

同时也要建立黑名单机制,不好的客户还是要坚持吐故纳新,不断的调整。上半年通过各种预警,内外部检查,对客户进行了冻结和额度的压降,以及增信的措施。

第二个措施是加大了风险监测的力度。今年一季度成立了总行级的监测中心,和各个部门、分行的监测中心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全行的监测体系。上半年监测推送给分行的数据有911条,通过确认证明准确的数据超过了60%,整改率已经达到将近50%。

第三是成立了放贷中心,即信用运营中心,由运营板块调整到风险板块,也是针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来让放贷最后一个环节的把关更加有力。通过调整,放贷人员,特别是核保人员的能力有所提升,对于放贷前提条件的审核,和授信部门更加便利高效沟通。同时也要把放贷前提条件,各种管控措施扎扎实实落地。

第三,未来数智化转型的的方面。

一是模型管理。对于长尾客户、普惠客户,用大数据模型来辨别是非常有效的。在过去的基础上,今年成立了总行级的模型管理委员会。同时4个赛道也都成立了模型管理的领导小组,各司其职,各有侧重,形成了管控体系。通过的模型优化以后的模型,大概批了340多亿的贷款,不良只有25万,还是非常有效的。

二是基础管控。浦发银行有3000多项制度,但是也出现了曾经的问题,巡视部门提了一条非常尖锐的批评,3000多项制度管不住,3000多项制度是不是有效?

通过这一年多的运行、监测,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跨境金融不良率不到1%。这些新质生产力的应用,对于五大赛道的赋能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下半年零售要贯彻四化、推动四个重点建设

副行长兼董事会秘书张健介绍,这两年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普遍的承压,浦发银行也一样,今年以来浦发银行零售业务经受了住了市场的考验,巩固了持续向好的趋势。

回顾上半年的工作有三个方面。

第一,在总体思路上,坚持四化的引领。即数智化、均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

第二,在市场拓展上,重点抓住4个机遇。其一是在促消费背景下居民资产负债表的调整的机遇。其二是人口结构变化下,抓住一老一小。其三是抓住企业出海背景下的个人跨境金融的需求。其四是要住数字化赋能队伍的服务能力和效率的提升。

第三,在策略推动上紧抓住客户服务体系的关键。在4月份的时候,焕新发布了浦发卓信客户服务体系的1.0,针对零售客户加强了全量客户的服务,品牌矩阵的搭建和全渠道平台化的建设。

下半年,零售还继续贯彻四化的导向,紧紧抓住资本市场回暖,提振消费、赋能市场的热点,抓好上半年的这些重点任务的推动。

同时,下半年也要突出财富管理,居民资产负债表的优化,跨境金融和AI建设这4大重点。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阅读全文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