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灵深瞳核心技术人员胡开先辞职,24年营收同比下降55%,人才流动成科创企业考题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文/新浪财经上海站 时行工作室

  8月13日,科创板AI公司格灵深瞳(688207.SH)发布公告称,核心技术人员胡开先因个人原因申请辞职,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胡开先2015年硕士毕业后就加入了格灵深瞳,是公司重要的技术骨干,辞职前担任泛安防产品交付中心负责人,负责安防领域相关产品的研发交付。作为核心技术人员之一,他通过员工持股平台间接持有公司约37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0.144%。

  针对胡开先的离职,格灵深瞳方面表示公司生产经营和技术研发工作将正常开展,核心技术团队已有交接安排,不会因为个别人员变动对公司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胡开先的离职并非格灵深瞳近期唯一的人事变动。今年以来,公司管理层调整频繁。

  就在今年年初,格灵深瞳副总经理兼核心技术人员周瑞因个人原因请辞,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周瑞主要负责智能计算中心等研发工作,其离任后公司新增认定了另一位技术负责人闫梓祯为核心技术人员,以填补技术管理空缺。

  2024年9月,公司财务总监王艳辞职,由吴梦接任;董事会亦进行了人员调整。一年时间内,高管层连番变动,显示出这家“科创板AI第一股”内部的人事震荡频繁。

  频繁的人事变动背后,是公司业务发展遇到的严峻挑战。

  财报显示,格灵深瞳自2018年以来持续亏损,仅在上市当年的2022年实现过全年微利。进入2023年,公司业绩大幅下滑:2024年营收同比暴跌逾五成,创上市以来同期新低。

  主营业务增长乏力,转型尚在摸索,公司不得不通过收购军工领域硬件企业等途径寻求业绩“翻身”机会。然而这些举措也引发投资者质疑,例如去年末格灵深瞳溢价收购了一家亏损资产,被市场质疑为“饮鸩止渴”之举。业绩压力和资本市场的不满,给公司管理层带来巨大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格灵深瞳2024年年报显示员工数仅为367人,创上市以来新低。

  胡开先的离职事件折射出当下人工智能行业核心技术人才流动的普遍性,“AI四小龙”中的多家公司都曾经历核心人物出走。

  格灵深瞳上市之初,曾被沈南鹏与徐小平一致看好,认为会成长为千亿美元估值的巨头,然而红杉中国却在持续减持其股份,如今公司市值仅徘徊在40亿元人民币左右,千亿美元估值的愿景终成泡影。

  截至8月13日收盘,股价报收于16.07元/股,近一年涨幅达52.18%,总市值为41.62亿元。

  在AI行业进入新一轮竞争和洗牌之际,如何留住并用好核心技术人才,已成为摆在众多科创企业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阅读全文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