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猴子,这家上市药企上半年扭亏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创新药风向标之一的医药研发服务外包企业(CXO)板块正在密集地产出中报。

  8月27日,昭衍新药公告称,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6.69亿元,同比减少21.28%,但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达到6093万元、2305万元,均实现扭亏。

  对于昭衍新药上半年的业绩情况,界面新闻记者于8月27日上午向企业的信披邮箱发送了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时,没有收获回复。同日上午,界面新闻记者也致电该公司信披电话,接线人员表示,会查看相关邮件。

  8月28日,昭衍新药A股、H股开盘后均一度跌超9%。截至A股收盘,昭衍新药报30.81元/股,跌3.66%,最新市值230.91亿元。

  昭衍新药今年中报能扭亏并不意外。在2024年一季度,该公司出现了超2亿元的亏损,随后带崩中报。但若是从营利状况看,在2024年上半年陷入低谷后,昭衍新药在当年第三、第四季度经营状况有所改善。

  不过,即使扭亏,昭衍新药今年上半年的成绩也难言乐观。

  对于今年上半年的经营成绩,昭衍新药在财报中表示,期内公司实验室服务业务贡献净利润为-9718.48万元,同比下降537.54%,在2024年上半年,该公司实验室服务业务贡献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524.38 万元。

  这其实也意味着,实验室服务业务的价格战还在继续。实验室服务业务贡献净利润情况是这两年影响昭衍新药业绩的重要因素。从今年上半年的负值情况来看,昭衍新药依旧处在危机中。

  据昭衍新药历史信披,在2022年-2024年,该公司实验室服务业务贡献净利润数据为5.77亿元、4.73亿元、5018.68万元。也就是,在2023年之后,这项业务的盈利能力急转直下。

  昭衍新药实验室服务业务贡献净利润情况 制图:界面新闻记者 黄华

  在上一轮创新药红利期中,昭衍新药与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并称为“药物研发服务外包企业(CRO)四小龙”。

  不过,这四家公司的业务结构并不相同,昭衍新药主要服务于药物的临床前阶段开发,集中于实验室内,优势业务是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简称“安评”)和药物非临床药理毒理学评价,它也被称为是国内“药物安评龙头”。

  所谓“安全性评价服务”,通俗理解便是在实验室条件下,对研发中的药物开展各种毒性试验,比如单次给药的毒性试验、重复给药的毒性试验、生殖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致癌试验等等。另外,从事此业务的公司需要有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认证。

  从昭衍新药的主营业务可看出,企业对于实验动物的需求不小。而在近些年,囤猴也是昭衍新药的一个话题。

  在2023年和2024年,昭衍新药因为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净损失为2.67亿元、1.14亿元。从目前情况来看,该公司因为囤猴遭遇的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压力在减小。

  今年上半年,昭衍新药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还贡献了净利润为人民币8785.41万元。同期,企业也因为资金管理收益不错,还贡献了净利润3238.29万元。它们都共同抵消了实验室服务业务贡献净利润的亏损,使得企业的扣非净利润情况相对美观。

  但这也意味着,如果不是投资收益,昭衍新药实际处在亏损状态。换言之,猴子在今年上半年还救了昭衍新药。

  从公司发展史看,昭衍新药是国内最早一批做药物研发服务外包的企业(CRO)之一,它成立于1995年。在资本市场上,昭衍新药分别于2017和2021年在上交所和港交所上市,是国内第四家“A+H”布局的药物研发服务外包企业。

  另一方面,昭衍新药虽然在财务面上扭亏,但其营收状况也尚在近些年的低位。这也意味着,企业距离业绩反弹期还有一段距离。

  今年第一和第二季度,昭衍新药的营收是2.87亿元、3.82亿元。作为参考,即使在相对艰难的2024年,该公司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季度的营收分别为3.25亿元、5.25亿元、4.86亿元、6.83亿元。也就是,昭衍新药的创收能力远没有恢复。

  从历史业绩来看,昭衍新药近些年的业绩巅峰在2022年。这几乎是国内上一轮创新药红利期的最后时刻,它也蕴含了巨大的、由同质化创新所堆砌的创新药泡沫。

  2018年,以港股18A开版为标志性事件,国内生物医药行业进入了长达四年多的红利期。前述周期中,国内诞生了一大批创新药企业,医药研发服务外包企业也在其中获得了巨大的成长机遇,这其中也包括昭衍新药。

  昭衍新药2020年-2024年业

  绩情况 制图:界面新闻记者 黄华

  另外,2022年也是昭衍新药营利能力非常强的一年,据Choice金融终端显示,该企业当年的销售净利率达到47.32%。

  作为对比,在2023年和2024年,昭衍新药的销售净利率只有16.48%、3.46%。这一系列数据背后也体现了国内医药研发服务外包企业曾在创新药寒冬之中面临过的巨大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昭衍新药的销售净利率仅为9.11%。这一数据也提示了,该企业还要较大的营利改善空间,而国内现阶段的医药研发需求也远不及上一个疯狂的时代。

阅读全文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